近年全球氣候變化,經常出現極端和惡劣天氣;由於認知障礙症長者的情緒和行為往往不穩(特別是中後期階段患者),亦會容易受天氣而影響,照顧者須特別留意此問題。以下將詳細解釋影響的原因、常見的表現,以及具體的處理方法。

 

1) 天氣惡劣為何會影響認知障礙症長者?

 

認知障礙症長者的大腦處理環境信息的能力已經下降,惡劣天氣會加劇這種挑戰,主要原因如下:

1.1 過度感官刺激 狂風、暴雨、雷鳴、閃電等會產生巨大的聲響和強烈的視覺刺激。對於大腦無法有效過濾信息的長者來說,這些刺激會變得過度強烈,引發混亂、焦慮和恐懼。

 

1.2 生理時鐘混亂 連續的陰雨天或暴風雪天會導致光線嚴重不足,擾亂人體的晝夜節律。這會加劇認知障礙症常見的「日落症候群」,導致傍晚或夜間更加焦躁、困惑、遊走或睡眠障礙。

 

1.3 活動受限與社交隔離: 惡劣天氣使得長者無法外出散步、曬太陽或參與社區活動。這種被困在室內的感覺會引發無聊、孤獨、挫折感和無助感,從而轉化為行為問題。

 

1.4 氣壓與溫度變化: 部分長者對氣壓和溫度的變化非常敏感,可能會引起身體不適(如關節痛、頭痛),而他們又無法準確表達,只能通過情緒和行為變化來表現。

 

1.5 理解能力下降: 他們可能無法理解為什麼天氣突然變差、為什麼不能出門,這種無法理解現狀的困惑會直接導致焦慮和抗拒行為。

 

2) 常見的情緒和行為影響

 

- 焦慮與不安: 表現來回踱步、搓手、重複提問。

- 激動與攻擊性: 可能因小事發脾氣、口出惡言或有推搡動作。

- 更加困惑與迷失: 對時間、地點的混淆情況加重。

- 遊走行為增加: 可能會更想「回家」(即使已經在家),或無目的地走動,試圖離開當前環境。

- 睡眠問題惡化: 夜間更難入睡,或頻繁醒來。

 

 

3) 如何處理與應對? 實用照護策略

 

照顧者的應對方式至關重要,目標是增加安全感、減少刺激、維持規律。

 

3.1 環境調整策略

 

3.1.1 營造安穩的氛圍

-  控制聲音: 盡量關閉電視新聞中關於天災的報道。可以播放長者喜愛的輕柔音樂或懷舊金曲,來掩蓋窗外的風雨聲。

-    保持室內光線充足: 即使陰天,也要打開所有窗簾和室內燈光,模擬日光,幫助穩定生理時鐘。特別是在傍晚,及早開燈,預防日落症候群。

-      保持舒適溫度: 確保室內溫度適中,避免過冷或過熱。

 

3.1.2 創造「安全觀景點」: 如果長者對天氣好奇且不害怕,可以安排一個舒適的座位讓他們安全地觀看窗外,並陪伴在旁,用平靜的語氣解釋天氣情況。

 

 

3.2 活動與溝通策略

 

3.2.1 維持日常規律: 盡可能保持固定的用餐、休息和活動時間表,規律性能帶來安全感。

 

3.2.2 安排靜態室內活動:

- 懷舊治療: 翻看老照片、聽舊音樂,引導他們分享過去的故事。可以順勢談論「以前遇到這種天氣是怎麼過的」。

- 感官刺激活動: 例如觸摸不同材質的布料、聞一些溫和的香氣(如薰衣草)、一起摺毛巾、整理小物件等簡單家務。

- 簡單運動: 在室內進行溫和的伸展運動或散步。

 

3.2.3 使用有效的溝通技巧:

- 保持冷靜 您的平靜情緒會感染長者。說話語氣要溫和、緩慢、清晰。

- 認同感受,不要爭辯: 如果長者說「我要回家」,不要與他爭論「這裡就是你家」。可以回應說:「我知道你想回家,現在外面風雨很大,我們先在這裡喝杯熱茶,等天氣好點再出發好嗎?」這種「認同-安撫-轉移注意力」的方法通常很有效。

- 給予簡單的選擇: 例如「你想喝奶茶還是豆漿?」這能讓他們有控制感,減少無助感。

 

 

3.3 預防與準備工作

 

3.3.1 提前預告: 如果提前知道惡劣天氣將至,可以提前幾天用簡單的語言告知長者:「過兩天可能會下雨,我們那天就在家裡聽音樂、做好吃的。」

 

3.3.2 確保物資充足: 提前準備好食物、藥品和其他必需品,避免因物資短缺而在惡劣天氣中外出,增加壓力和風險。

 

3.3.3 照顧好自己: 照顧者在惡劣天氣下面臨更大壓力。請務必安排休息,尋求其他家人或資源的支援,保持自身情緒穩定,才能更好地照顧長者。

 

總結來說, 面對惡劣天氣下的認知障礙症長者,核心在於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恐懼和需求,並通過營造一個穩定、安撫和充滿關愛的環境來幫助他們度過難關。您的耐心和同理心是最好的良藥。

 

 

【了解產品】MEMORY MART 玩物健智 ,全港首個認知障礙症照顧用品專櫃,助你提升照顧質素

 【了解服務】EDEN HOME 專業家居照顧服務 ,安排職業治療師等專業人士,提供優質認知障礙照顧和復康訓練